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人文菏泽  > 正文

六尖堌:堌堆遗址上的“苇编村”

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2-09-15 09:56

在关帝庙遗迹上改造的民俗馆
遗存的关帝庙碑
遗存的关帝庙记事碑

六尖堌是单县莱河镇黄溜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。

据传说,原始社会末期,六尖堌先民择高而居,历代筑土增高、植树加固,抵御黄河水患,以保生存安全。

这种硕大的土丘被当地人称为“堌堆”。大水袭来,潦原浸天,唯有此堌堆尚露出尖部,而居民早已流离失所,投奔他乡,未能回归,故地由此得名“露尖堌”。

清康熙年间,刘氏6户人家看中“露尖堌”,在此重建村舍定居,更名刘尖堌,后惯称六尖堌,现分为东、西两个六尖堌,共有590多人,刘姓占到了49%,算是单县自然村中较小的古村落。

六尖堌的东北部原有一座关帝庙,当地人传说,“先有关帝庙,后有六尖堌。”遗存的残损记事碑记载了关帝庙的筹建始末,明崇祯十六年,黄溜村谢姓富裕户捐地60亩,总占地100亩,由县衙斥资,加上民间集资而修建,规模之大堪称单县第一。

清嘉庆年间,官民出资重修关帝庙,民国三年再次修缮。庙宇山门前立4块碑,右侧有一口大钟;建有27间正殿、东西大殿和廊坊等。

关帝庙的香火非常旺盛,前来祈福许愿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。清末民初形成庙会,随后的每年正月,庙前搭起台子,大戏连唱七天,方圆十里,万人空巷,赶会、看戏者络绎不绝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每每遭遇旱灾,六尖堌及其周围村庄的人们就会敲锣打鼓到关帝庙祈福,将关公像请到宽阔的庭院沐浴阳光,谓之“抬撵”,以彰显关公凛凛威风,驱魔逐怪,求得天降甘霖,护佑一方百姓丰衣足食。

关公原名关羽,字云长,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,蜀汉政权前将军,备受民众推崇及历朝褒封,被奉为“关圣帝君”,尊为“关公”。六尖堌先民认为,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公诞辰,届时民众集聚关帝庙,将关公手握的青龙偃月刀卸下,放置庙前门的供奉桌上,红绸覆盖,焚烧高香,叩首膜拜,异口同吟:“关公提刀可安邦,百万曹兵孤身挡;长须胯下赤兔马,青龙偃月盖无双。”

供奉七日后,再将青龙偃月刀“归还”关公,以祈关帝携刀威震天地,守护百姓一年平安。

据记载,关帝庙院的西南角有十余亩田地,为庙内僧人或道士往生栖身之陵。“文革”期间,关帝庙及其神像、石碑等被拆除砸碎,庙院陵园变成了农田,从此无迹可寻。

六尖堌自古民间手工艺及其传承人颇多。过去,农家面食都要推石磨辗粮而成,上下磨盘用久了,磨齿会磨平,需用铁锤、铁凿凿深,俗称“锻磨”。锻磨是技术活,村民黄瑞武看到乡亲们为磨面发愁,就下决心学锻磨。一时拜师无门,他便想了一个法子,打听到几十里外的一锻磨匠家缺少劳动力,遂以打长工的名义栖身其家,一边出苦力一边偷学艺,三年方才学成归来。

黄瑞武凭着精湛技艺,常年奔波于方圆村落锻磨,遇到穷苦乡亲,他便少收或不收工钱,被誉为“善锻人”。

六尖堌有几个大坑塘,塘内天然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芦苇,全村家家户户以此为原料编制农家生产生活用具,收入不菲。

六尖堌的芦苇编制的物件花样繁多,十分精细,席子、帽子、篓子、筐子等成为集市上的抢手货,闻名十里八乡。秋末冬初,芦苇花开,手艺人将此编成农家冬季御寒的茅窝子(农家用语,一种草靴子),市场供不应求。由此,六尖堌成为单县名副其实的“苇编村”。从20世纪90年代初,六尖堌的芦苇编制手艺逐渐消失,现已成为单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。

“满坑好苇子,编席打篓子,能养几口子,宽绰一辈子。”作为六尖堌古老的传统产业谚语,如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。

文/图 通讯员 刘厚珉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